2015年11月27日 星期五

[文章存檔] 專訪「添sir」馮華添教練(下)

原文發表於 FITZ http://fitz.hk/?p=22188
 

面對不同賽道 要懂得靈活變通

添Sir:為訓練班而編寫出來的時間表,因是為大眾同學去設計,訓練基本上指向一個正常比賽(即比較多平路的馬拉松),這個大方向,不會遷就各人參加不同馬拉松比賽而改。
大家要明白一點,走平路和上斜路是不同的。走平路一定是用均速,但如果上斜路都依照用回平路那個均速,就會”洗大咗”浪費體力,影響整體比賽表演。上斜時慢十秒八秒是很正常,而落斜時維持本身均速,已經可以賺回大部分失去的時間了。若堅持維持均速,上就會吃力,落又要留力減慢,那當然會跑得辛苦又做不到成績。

面對一大班學員時,很難做到為每個同學都度身訂造訓練計劃。所以學員皆須要靈活變通,對自己選擇參加不同賽道要有所調節。但以平路來說,以均速跑就是一個大方向,而自己就要因應所選目標而作出轉變,不要一本通書讀到老。

受傷是因為訓練過量?

添Sir:訓練若是跟著每週訓練量40km、50km、60km、70km、80km、90km
一路慢慢加多,這種循序漸進的方法一般人應該可以接受得到。因為我要求同學自己最少在兩個星期裏,要跑6日相同長度之恢復跑,然後才再增加一公里,以增加了的長度再練6日,這樣慢慢加上去,應可足夠適應。而另外每週兩次的集體訓練課,我也會將訓練量慢慢加上去。

比如,同學本星期跟足指示參加訓練,那下星期的訓練量就算增加,也可自然做得到。但如果缺課或沒有跟足,按時間表下星期再加訓練量的話,就等如增加了雙倍的要求,因為上星期缺了操練,體能未必能跟著原定計劃提升。我不贊成大家跳級,大家最好是每一課也出席,因為你這樣才可遁序漸進。
如果學員經常缺課又強行按時間表操練,及後又說那裏痛那裏不妥,這是可以預期的。學生要明白我設計那時間表背後的理念,如果缺了幾課回來就不要做足,一感到痛楚就要收手。所以學員要自己調節,遇到缺課、訓練少了,訓練時的要求,甚至比賽成績,也不要有太高的要求。

每次上課我都會記錄同學有否出席,因想要掌握大家的出席情況。訓練斑雖然人多,但誰每一課都有出席,都有遁序漸進訓練,我是心中有數的。

戰勝心魔最好方法是作充足準備

添Sir:如果大家一起訓練,一起進步的話,在比賽時你就要有信心,大家都可以有好的表現。如果你確實知道準備充足,信心自然會強。
做足功課信心強是應該的,因為知道自己可以做到,但仍若有所擔心,都只是給自己的一個假像。經常聽到學員在比賽前,說那裡不舒服、害怕抽筋又害怕不夠氣,我會說:「怕甚麼呢?過了終點你就會乜事都無㗎啦。」完成之後甚麼也可放開了,所有跑之前的擔心不適也沒有了。

其實心理問題很重要,醫治心理病的最佳方法,就是要有充足準備。準備不充分,那當然有所顧慮。

有時明知自己準備不足,但仍想跟著同一目標時間的隊友一起跑,在稍後的路段,問題就會自然浮現(如抽筋,不夠力) 最終也要被迫慢下來。但若明白自己問題,降底比賽目標,就可以平平安安回來,免卻抽筋或受傷的機會。這就要學員明白自己底蘊,而從中調節了,自己沒有足夠的預備,不應強求一個過高的結果。

若果同學依著計劃去訓練,到了某一個階段,就會發現自己有所突破。學生一開始可能會不適應訓練方式,比如最初跑15個或20個400米快/100米慢時,會覺得很吃力,但一直練下去,到了跑30個400米快/100米慢時,反而不覺吃力,而且輕鬆,這個就是發現自己已經進步了。循序漸進就是有那一個好處,讓你在可承受範圍內進步,看到突破就可提高自信心,那就可以放心在比賽時做出好成績。

這是很重要的,我不能看穿你的內心和背後有沒有在努力,靠的是自己的堅持和信心。

了解自己 訂立目標

添Sir:有人跟我說:「不用分組吧,直接開設Sub 4班、Sub 5班。」如果我這樣做,又不做測試的話,可以說是盲目的。

跑得很快的朋友,參加Sub 5班是沒有意思的。也不是你想跑430,就可以去參加430的訓練。因為你未必清楚你自己的體能狀態。

而在測試中,會因有競爭而逼出潛在的能力,沒有經過測試而自己訂一個目標的話,就不一定會準確。訂了個較慢的目標,就會容易達到但卻浪費了訓練時間;訂了一個過快的,很難完成更會影響自信。

所以用測試分組,目的幫助同學認清自己的能力,找出正確目標,繼而參加一個較適合的小組進行訓練,那參加訓練班才有意義。


選好賽道 測試實力

添Sir:如果要選擇比賽測試自己的真正實力,大家不用強求去挑戰高難度賽事,所以我組團參加的比賽,皆以平路為主。

韓國首爾的中央日報馬拉松,就組團去了七次,原因是那條賽路比較平坦,容易做出好成績。如果財政負擔得起,德國柏林及澳洲黃金海岸更是一個最好的選擇。
我選擇比賽時,除了賽道是否平坦,也根據學員曾經在這些跑道做出甚麼成績,而決定那個比賽值不值得再參加。

黃金海岸,參加一次要萬多元,但賽道又直又平。賴學恩(編按:被譽為前香港馬拉松一哥)最快的兩次個人紀錄,2小時29分17秒,2小時28分38秒,都是在黃金海岸作出的,這完全是實質的成果。

雖則說黃金海岸沒有像其他大賽般受精英追捧,只因獎金不高,若她肯花錢請到基比沙拉斯那等名將出賽,必會做到更好時間,黃金海岸肯定是一條快賽道。
柏林馬拉松亦是公認的快路,因為世界冠軍都會參加,想打破紀錄的都會選此賽道。 你看日本隊會選擇在柏林做成績/做紀錄,因為在他們之前,有日本跑手在那裡做出好成績,後繼者易依著之前選手的時間,就容易創出/打破前人紀錄。

所以,我們如果選擇走別人行得通的路,這樣信心就會更大。首先為自建立信心,而在訓練時又積極符合要求,信心又再大一點。揀選合適的比賽路線,在比賽時又發揮得好,往後的信心就更加增強。

訂立正確目標,懂得好好為自己舖排一條好走的路,再在其中不斷努力,取得正面成果再增強自信,從而進入一個良性循環,是不斷進步的方法。


訪問後感想:

訪問過後,讓我更加進深認識添SIR,另他的教導更為立體。

做人做事要明白自己,定立目標,要努力不計較向目標奮進。在進程當中,也要不時檢討個人情況及能力,調節自己。不要單看眼前,還要考慮到更遠大的可能性在前頭。

我想那正是跑友們常常講「長跑長有」的真義。

本篇訪談,原本想用筆錄形式加上個人感受去做。但在訪問過程中,添sir所講述之內容實在太過豐富,自己翻聽數次,每段都不希望大家會錯過。所以不如整理錄音片段供大家細聽,希望對每一位對馬拉松有興趣的朋友帶來莫大的幫助,並更加進深認識把我帶上馬拉松的恩師 — 馮華添教練。


[文章存檔] 專訪「添sir」馮華添教練(中)

原文發表於 FITZ http://fitz.hk/?p=22004


如何理解90日內練成馬拉松?
 
添Sir: 訓練班開始時,每個學生都會做一個速度測試 (6 x 400m),然後按測試的結果,計算在馬拉松比賽中可以完成的目標時間。
 
如果計算出來,你的目標完成時間是六個多小時,那六個多小時就應是你完成十三個星期(即90日)訓練後的全馬目標,你不會在十三個星期後突然跑到五個小時。若果,你在訓練前測試之速度,可以做到三小時的目標,那完成訓練後你就應可達到三小時的成績。
其實,90日的訓練計劃,由速度最慢至最快的朋友都適用。因為是一個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,幫助你把自己本身應有的體能及速度通過三個月的訓練,提升到一個較好的狀態,在比賽時好好發揮。你不用刻意加快訓練進程,因為狀態恐怕未到比賽時已經回落。
相信大家都明白,如果希望做到好的成績,就必需按時間表投入練習。但到了後期,時間表會越來越密集,除訓練外自己可用的時間也會越來越少。可是,如長時間只顧訓練而弄得分身不暇,會對家庭、工作、朋友造成影響。為減少其他不必要的壓力,把訓練期定為三個月,一個不太長的時間,可令學員安心地暫時專注於訓練,那比我開辦更長的課程效果更好。
 
再者,大多數人都沒有太多耐性,去等待結果出現。半年後等到結果,跟三個月後就知道,中間存在有很大差別。我希望減底學員因此而中途放棄的情況,讓學生到達馬拉松的終點線,並得到自己應得的成果,是我作為教練的期望。
這個三個月的計劃,就是根據我自己十多年的經驗,再考慮大家可以付出的時間而制訂。我再強調,90天的訓練,目的不是要令你成為精英跑手,只是帶你走到你應得的馬拉松成績而已。

九十天練成馬拉松
 
按2.4Km測試成績  按學員分組訓練
 
添Sir: 在訓練的質與量方面,不同速度組別的學員,訓練的內容也當然有別。如果是跑得較慢的組別,不能要求訓練時跑得又快又多,要安排一個較輕量的訓練,讓他們可以應付。
其實,之前提及的速度測試 (6 x 400m)的結果也反映了各人不同的體能,及可應付多重的訓練。跑那測試的六個圈的時間並沒有做假,按速度測試計出馬拉松的目標時間,也就是你本身可以做到的目標。再按著自己速度組別的時間表訓練,全馬目標時間是可以達到的,要對此有信心。
 
做不到目標,最主要是沒有訓練足夠的里數,學生比較容易忽略在沒有上課的日子,就忘記或沒有按時間表指示慢跑儲里數。其實那是非常重要,因為沒有足夠的里數基礎,速度就很難提升。舉個例子,最初你只可以跑20個400米快/100米慢,但之後又可以一路增加圈數,那是因為有慢跑的里數作基礎,體能有所提升,速度及氣量自然增加,就可以跟上時間表進度一路進步。
 
但現實生活繁忙,有時因為工作或家庭生活上的安排,令人撥不出時間跑到足夠里數。那不緊要,若發現自己不能達到所要求每星期的里數,那就要將完賽目標時間按情況加大。大家要明白里數與成績成正比,訓練里數不足,當然不能要求最初測試出的預計時間,適當地把目標調至合理的水平 (比如,原本測試出可4小時完成全馬,因里數不足就要加大至4:10,甚至4:30或更長,按情況而定),那就會比較容易得到自己應得的回報。
 
每個人付出都想有回報,但不能期望付出少而又可以得到更多。得不到想要的成績,先不要失望,要反省自己有沒有足夠的付出及投入去參予;更不要跟人家比較,因為各人投入的努力不盡相同。
 
訓練是風雨不改  除非雷暴颱風等危險情況下
 
添Sir: 2011年尾,組團帶190多人到韓國跑馬拉松。比賽當日氣溫不足十度,又因下大雨,變得異常寒冷。我一如以往為學生進行錄影,拿著攝錄機等待的時候,冷得手一直在震。當時心裡很焦急,怕大家給那場大雨搞跨了,辜負各人那麼長時間的努力。我心想: “唉,大家準備得這麼好,那麼多人參加這個馬拉松,想取得好成績,竟然天時不就,真是十分不值。” 最後,終於等到他們回來,驚覺發現有不少跑手Sub 3,大部份跑手成績很好,讓我喜出望外。
 
及後回想,如果平日的訓練,冷又不跑,熱又不跑,下雨又不跑,是不會有今天這個結果的。因為比賽存在很多變數,尤其馬拉松需時較長,所遇到的情況就可以更多,若訓練時已適應不同情況,那便會更易應付。辛苦的訓練,在比賽時必定有所作用。
 
 
面對困難  最需要是堅持向目標朝去
 
添Sir: 當時我在距離終點20米左右的記者台,拿著攝錄機拍攝學員衝線情形。見到他們回來時,很多都相擁而哭,因為這次比賽真的很辛苦,但又拿到好成績,心情都十分激動。可惜當時離他們太遠,未能即時一起分享那一刻的感動。
 
完賽後,我們在運動場外集合,我跟他們說: “大家做得很好,估不到這麼差的天氣,仍可以保持這個成績。其實今天大家經歷了一場艱苦的比賽,做到這個成績,是相當好的啊。”
跟著我又說: “如果今日的環境,這麼艱苦也可以跨過,人生尚有甚麼事可以難到你呢?”
說完之後,很多人都哭了,我自己也是。每一次講到那裡,我自己也會眼濕濕…… 可能因為比較感性的關係。
 
其實那是一個很好的體驗,人生有甚麼困難可以難到我們呢?
 
如果放棄了,就是慢慢行回終點,或要坐車回去,這會是因為不夠堅持。
 
如果肯堅持,就可以過終點; 如果堅持,就可以得到我們應得的成績。
 
這就是我們訓練,希望學生可以做到及明白的事。無論放在跑步或套用在生活之中,道理也一樣如是。
 
除了追求跑步成績外,也希望大家可以對人生有更深的領悟及成長。透過辛苦努力堅持的經歷,除了鍛鍊身體也磨練了鬥志,他朝若遇到問題時,就不會那麼容易放棄,可以繼續向前。因那堅持的信念已成為你的下意識,遇到問題困難時的自然反應。就好像如果你看到下雨仍會堅持訓練,不會隨便提出要休息。這就是我們訓練時風雨不改的原因。
 
大家在訓練時,遇到困難可以從中領受道理,那些困難並不會令我們失敗,是叫我們成長。試想,如果我們在惡劣情況下仍可做出好成績,那事實就會增強我們的信心,讓目標眼光更為遠大,叫人不斷進步。
 
我希望,不單只是在教跑步,更可以鼓勵到一些沒有目標,或者目標不夠清晰的朋友,可以在跑步時領受到一些道理,進而運用到人生之中。
 
 
訓練期間 請專心一致
 
添Sir: 對每位學員,我都會重覆強調一點 — 就是希望在這三個月裡面,不要參加其他賽事,不要做一些額外的訓練。
 
因為我們是根據測試按各人體能分組,並安排學生應做的功課。若果學員再做一些額外的訓練或參加比賽,體力就未必能應付,就要將我訂的計劃再降低,一心二用只會拖低出來的效果。所以當大家報名參加訓練,去應付一項比賽時,就應專心集中去為這個目標而努力,爭取在可能範圍最好的成績。
 
再講講有關參加太多比賽的問題。按我們訓練班模式作一個例子,長課一般都定在星期六,而坊間比賽通常都是安排在星期日,當你有比賽就會怕影響表現,而減少了星期六長課的質與量,甚至取消該星期的長課練習。或者同學會打算在比賽後補回這一課,但問題是就算你在比賽當天,或星期一補回,也會因為休息得不充分,而影響接著的基本訓練課程; 但若不補回那個長課,問題就更大,相信大家都很了解長課的重要性。又或者,你不幸在比賽期間發生意外,重至受傷、輕至腳痛長水泡等問題,會影響你跟著整個星期的訓練。
這些問題因甚麼而起? 只因報了一個10公里比賽或半馬比賽而已。這其實是不應該,亦十分不值得啊。
 
既然大家訂了一個目標,就專心地朝著這個目標去準備好了。
 
 
 

 
 

[文章存檔] 專訪「添sir」馮華添教練(上)

原文發表於 FITZ http://fitz.hk/?p=21756


雅典是馬拉松的發源地,42.195公里的由來。可是雅典馬拉松卻未必跟10月的大阪馬拉松一樣,廣為跑友所熟識。

馮華添教練,人稱添SIR,或者你曾經在各大媒體看過有關他的報導及訪問,其高足賴學恩(前香港渣馬連續9界冠軍)及曾訓練現役香港馬拉松代表周子雁在2010年憑著黃金海岸馬拉松升到當時香港女一,有驕人的訓練成績素有金牌教練之美譽。可是大家又未必知道,跟添SIR出團去跑海外賽事,他豐富的經驗及細心周到的安排,是多麼令人放心的一回事。

去年曾參加某旅行社的馬拉松團而跟添Sir訓練,今次小妹再次跟添SIR出團到雅典跑海外賽事,想藉此機會跟教練訪談,讓大家更了解添SIR對馬拉松的熱愛和執著,及跟我作為一個學生的對談看到不一樣的馮華添教練。

專訪聲音版:

文字版
第一次組團參加雅典馬拉松是什麼時候?

添Sir:第一次在2010年。因當時在報紙上看到,2010年是馬拉松的2500週年,所以決定到起源所在地 — 雅典 參加該年比賽。

2010年的雅典馬拉團其實是一個籌款活動,所以別具意義。

添Sir:我2008年曾患癌症,因而認識了防癌會。所以在2010年籌備雅典比賽團其間,決定將該次參賽定為一個籌款活動,目的希望可以盡一分力去回報曾幫助我的防癌會。
組團時,曾聽聞同行的92位跑手中,有數位癌症病友。於是我就嘗試接觸他們,問是否願意公開病友身份,並在那次雅典馬拉松比賽為機構籌款,其中有4位願意那樣做。於是就連同我自己,合共5位癌症病人的資料電郵出去跟各方友好說明此事,希望可以為防癌會籌款,同時亦為一個剛成立的精英跑手基金會募捐,大家可以自由選擇捐助那一個團體。

闊別比賽20年 為慈善再參加馬拉松

添Sir:我最後一次參加比賽是在1991年。差不多20年後再落跑道,參加2010年雅典馬拉松,是因為背後有著非常富意義的籌款活動,所以就義不容辭。

每次出團,添SIR都會為每一位團友拍照,由第一位拍到最後一位。

添Sir:因為之前一直都有幫團友拍攝比賽過程的做法,所以那次雅典馬拉松,我是帶著攝錄機跑的。但因自己都參加比賽,要拍攝每位團友過終點衝線片段是有困難,就唯有想辦法盡量將每個人都拍攝入鏡。

大會是按各人最佳成績而分段起步,而我的個人紀錄是2小時44分,所以被安排在較前區段先起步。開步後就趕快到達1km位置拍攝經過的團友,等到最後一位經過後,就再繼續上路。到30km過後,又開始放慢腳步,拍下途中遇上的團友。之後就一直沿路上留意身邊有沒有團友經過,一碰到就停下開機錄影,之後又繼續向前跑。

但那次也有少少遺憾,因為我快到終點過線前,把攝影機交托其他已跑完的學生代為錄影。但不幸地,因時間關係沒有說明清楚有關操作,他們弄錯了攝影機的操作按鈕,結果各人終點衝線片段就未能錄到。其實我是十分希望,為大家在馬拉松2500週年發源地,那極具意義的比賽多作錄影留念,可惜未能圓滿。

為何今次不參賽 又不發起籌款?

添Sir:2010年因有責任在身,若我未能完賽就會少了約四萬元的捐款,所以一定要跑。相比在終點拍攝,是我要完成的更大責任。

今次我最初報名參加今次馬拉松時,也想跟上次一樣為籌款跑畢全程。但經跟朋友傾談及詳細考慮之後,因不希望令人產生誤解,覺得我辦的雅典馬拉松比賽團是以慈善籌款作招徠,為免利益衝突,所以今次就沒有發起籌款。

既然今次並非籌款活動,就沒有參賽的必要,反而更希望為初次跑馬拉松、在馬拉松發源地比賽的跑手,多留錄影作紀念,那更有意義。

添Sir為團友攝製的錄影,經剪輯後會製成DVD。希望取得DVD的朋友每隻捐出20元,有關款項累積作幫助有需要的人

添Sir:早前第一次動用那筆善款,以扶貧的方式,送了一部冷氣機給一個癌症病人的家庭,讓病患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舒適一點。
我覺得錢要好好運用才會再來,雖然現在來源不是很大很快,但始終你有用時自然會有供應。如果大家取得DVD時放下20元,覺得可以幫到困苦中的人有個希望,那可以隨心再多給一點。

其實款項現在還有多一個來源。有兩位曾經捐贈器官救人的學生,為表揚他們的善行,我已宣佈終生免收他們的學費。但他們不肯不交學費,所以就將他們所繳的費用全數撥入善款之中。

 

用長跑去幫助不同的人-添SIR為黃大區基層青少年主持有關社區長跑活動,並為有心再進一步的小朋友開設每星期一晚的免費長跑訓練,並獎勵有成績的學員,參加台北馬拉松10K賽。(註1)

添Sir:得到今年參加台北馬拉松10K賽獎勵的一共有三個名額,全部都是14、15歲。但其中有位女同學於比賽時尚未放假,而她的家人不太贊成請假參加,所以今次未能去台北參賽。我安慰那位女同學說不用灰心,因那是你的獎勵,會留保名額待將來在更合適的時間讓她去。後來學校知道那件事,好鼓勵她參加,但可惜因錯過了時間而最後都參加不了今年的台北馬拉松10K賽。

其實我並不是要求他們跑得快,只希望那班小朋友用心去練習、出席率高和投入認真。設立獎勵是希望鼓勵後來參加的人,並吸引更多那類基層青少年參加長跑活動。今年那個計劃又開始,希望不多不少會收到預期的鼓勵性效果。

同行陪伴 生命改變

添Sir:最初為慈善機構辦的長跑活動有13位小朋友報名,完成社區活動後有3個繼續參加訓練。

經過一段日子的相處之後,很感恩看到小朋友有好的改變,有一位,再無沒有跟黑社會在外過夜和作瘋狂的事。另一位,以前很驕傲看不起老師,所以不受教也不按指示交功課,所以他經常被罰留堂,過後他才可以去運動跟我們跑步。最後他改變,為著不想留班,就乖乖交功課和溫習,連父母都覺得好開心。
跑步訓練的規律及中間所得的成功感,讓他們明白不少人生道理,那是我們最希望幫助他們了解的。

成人班跟青少年班有甚麼分別?

添Sir:我覺得成人參加長跑班是目標而來,而小朋友就是我們提供目標。
小朋友班,我是希望先吸引他們參加,再用獎勵幫助他們訂立目標。相信他們到了合適年齡,可以參加正式馬拉松比賽時,會比其他人行快一步,因為他們早早已受訓練有良好的底子。

添Sir每年四季之訓練 都會辦一些馬拉松團 作為該季之訓練目標

添Sir:通常都是了某個比賽而參加,我會在開課前開辦長跑講座講解,加上訓練開始時是會有速度測試(6 x 400M),幫助學員為自己尋找目標,定立目標後就朝著那方向去做。 那個目標是真實的,因為你切切實實跑了那六個圈,沒有也沒法作弊。本身自己有如此體能,才會跑到那個成績,大家要相信及明白那一點。 我認為,如果沒有一個終極的考試,讓自己看見過去一季訓練努力的成果,那參加馬拉松訓練班就會少了一層目標和意義。

做人做事都應該訂立目標

添Sir:做人,凡事都要訂目標。

我未教馬拉松班之前,是警察體能教官。當時常常在想,可以為那些入機動部隊訓練的警察,做些什麼? 他們大都二十多歲,還有三十幾年才退休,那段日子如果過? 要明白,做警察通常不會中途辭職。 所以我跟他們講,有沒有想退休的時候仍然是 “老軍兼老散”? 即是最低級,退休前幾十年都要”被人點”,刻意帶出那個難過的情況。跟著再問,有沒有人想過退休前要升到什麼階級? 跟著他們就起哄,有人說 “我想做警司!”、 “我想做警務處長!”

沒有問題,其實講得出來就是一個目標。


訂好目標 專心努力 不要計較

添Sir:如果想要達到目標,現在開始你勤力做就可以。為自己儲蓄積分,不要怕吃虧,人家不肯做的要當仁不讓。那就是我說的:”做人要有被利用價值”。

無被利用價值,即是你一無是處,無一可取。如果你多次被用,不要想著”「能者多勞」句說話洗死我咩!” 要明白,因為你有經驗做得好,才會叫你做完再做,上級不用安排新手做,做完又要覆查,一交給你就可安心。那但凡以後出現同類工作就會找你,就會變成你的個人專屬優點。做人不要推卸責任,反而要搶著去做,那機會才會來。

有時候要旁人提醒,人才會明白過來。當時我是任教PTU體能訓練,他們之後都好積極做投入操練。看見我,學員拿著啞鈴都十分認真。就因為如此,凝造到一個非常積極的氣氛,連機動部隊的校長都因為聽到操場傳來響亮而有節奏的叫喊,從寫字樓走來一探究竟。事後,校長盛讚我們好有紀律,好有團隊精神。

盡己所能 助人自助

添Sir:我覺得我上班,只是做體能訓練,每日做喜歡的事然後出糧,多少覺得過意不去。所以就希望可以藉著當時職位,有機會可以對著一班一百七十多人說話,鼓勵他們向上,要有進取心。同時團隊就會少犯錯,自動自覺就會好管理。

既可鼓勵別人發奮,又可幫助團隊變得容易管理,是一舉兩得。

訓練首要 自動自發

添Sir:過去十幾年,用那種方式可以做到好的效果,所以我也把同樣原素帶入跑步班,希望激發大家自發去做。每件事也一樣,自發才可以做到最好的效果。我面對的學員,有大學生什至更高學歷,他們都擅長思考分析,所以強逼是沒有用的。
如果我逼你們去寫個 “人” 字,要落堂之前交。你們會隨便寫給我,但不可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標準。但如果倒轉,是你自己想要寫個 “人” 而且是要見得人,就會變得好認真,來回寫到滿意為止,那樣才是最好的。

“自發就做到好嘢,唔自發就做唔到好嘢。”所以要鼓勵人,要自發尋找目標,再朝著目標努力,取你應得的結果。

逼是沒有用處的。好像說逼你跑,訓練時或者可以逼到,但比賽時都不見教練,又會回到自己那一套……

(註1)有關添SIR為黃大區基層青少年主持有關社區長跑活動,可參考如下。而為有心再進一步的小朋友開設每星期一次的晚間免費長跑訓練,是另外開設的延續,讓有心有力的小朋友可以有進深投入長跑運動的機會。
美差會潮浸服務聯會與黃大仙警署合辦 — 跑出人生正路向 II
對象:參加學生為區內小四至中六學生, 目標人數約30人, 他們都是來自社會最基層的學生。
計劃目的: 透過長跑訓練,向青少年灌輸堅毅不輕易放棄精神,引導他們為美好的將來定立目標方向,努力奮鬥,因此他們就能珍惜自己,遠離罪惡。

2015年11月21日 星期六

VLOG 訓練班週年晚宴 曬馬大行動 執野篇

今次係VIDEO BLOG,大家睇片啦~ THX :)
 

2015 雅典馬拉松之旅 ---回憶錄

旅程中拍了很多無聊片段,一次剪輯跟大家分享 XDDD

 

今次跟FITZ合作,第身一身分享報導,非常感謝編輯們既信任同協助

回來後都未有空整理交給他們的片段及資料,今次好好一次整合回來。

如果想要一次重溫可CLICK入
http://fitz.hk/tag/Jeanne%E9%9B%85%E5%85%B8%E9%A6%AC%E6%8B%89%E6%9D%BE/


或者想要一次重溫所有短片可CLICK入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playlist?list=PL-JHWIXqtO_rrMAENxUY4V8QOECvSw3_Q

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

2015雅典馬拉松 --- 比賽全紀錄

由預備、到出發及至比賽當日,都有跟大家一一分享,好像過了很多很多的時日;但對我而言就像眨了一下眼,過程趕忙得連期待的感覺也沒多少。
 

今次是我正式第一次跟添sir(馮華添教練)第一次出征全馬比賽,去年12月奈良還只是走10km。面對添sir的確會感覺有些壓力,因為之前因種種的自身原因,我並沒有很投入跑班的訓練,唯一堅持的是週末長課。
其實在那一段時間,有很多思想上的掙扎,無論在工作及跑步上都感到很大的壓力,有點不明白自己在為什麼奮鬥,越是努力地每天工作跑步,就越是感覺疲累無力。
我在問自己:「究竟我所想望的是什麼?我的夢想又是什麼?」

碰巧,Fitz的編輯覺得雅典馬拉松是個有趣的題目,希望我以第一身的角度跟大家實時分享今次旅程,就好像大家跟我一起去今趟的雅典。好在我又要顧著忙上那一份,要不那迷惘感可能會更大。
 
有團友給我新的綽號叫「微電影」,笑我拿著鏡頭到處自言自語

跟台馬一樣,雅典是月初的賽事。大姨媽又再一次於比賽前一晚到訪。
就那樣帶點糊塗,夾雜著女生每月煩惱的不安,走上了起點。
 
因為比賽當日天氣清涼,所以大會特地安排透明膠袋
供跑手起步前保暖用

 
本來選打底的是背心,但因陽光猛烈
及怕天氣冷會更不適,所以改了短袖打底及配上手袖。
 
 
起步時精神還不錯

因為上廁所的關係,我稍遲了進入起點。眼見其他跑手都跨過鐵柵進入自己所屬起步區域,我也跟著跨。可是,鐵柵太高了,我被卡在中間上落不得。有位高大的跑手見狀,就過來把我抱落地面,他們的高大顯得我像個小孩一樣,要知道我的身高可是170cm呢!
 
在約3-4km,我碰到一位香港跑友,大家pacing相約就一起走了一段,沿途分享了在旅程上的點滴,身體也輕鬆地進入狀態。
 
 
 
 

前半程(到21km) 還算順利,因首十公里都是平路,就在此段走快一點。斜路在十多公里開始,所以步速收慢以保存實力。首20km也按原定計劃每10km吃下了各一包power gel。 

半馬打後就是地獄的開始,不斷的長命上落斜,加上沿路氣溫忽冷忽熱(太陽直曬時熱,有風或太陽被樹或建築物擋住時會冷,溫差頗大)我的大姨媽開始投訴,腹部痛起來,很難使得上力,也唯有減慢什至步行,待情況好點再跑。

雅典食物的補給,不如之前我跑的兩個台灣馬,只有香蕉供應。在沒有選擇下吃了香蕉,再為加添能量,我又渴下了橙色的能量飲品。兩者下肚後問題就來了,我的胃似乎不太適應那種組合開始痛起來。上下腹一起痛的感覺難在難當,但也可勉強堅持行一段跑一段。

因為胃部不適,也決定不再吃power gel及大會的香蕉,怕情況加壞。幸好身上有足夠的葡萄糖,能給我橕過比賽,當中有的是阿sir早一天為我們入小包的「毒粉」葡萄靈。
 

25km後,胃痛好些開始有些肚餓的感覺,沿途看見有小食亭,就去買了一個朱古力蛋糕,又喝了一杯能量飲品希望作補給。可是⋯⋯ 吃下去後更慘⋯ 胃比之前更痛,頭也開始有點暈,我大部份時間都只可以步行。我以爲是蕉配能量飲品才會出問題,誰知蛋糕也會,問題本身應在能量飲品,及後添sir也說不應亂飲賽前未試過的東西,大家可引以為鑒。

就在此時我浮現了想要放棄的念頭,怕自己會倒下去。當下隨即想起之前在Fitz有讀過一篇「跑走法」的文章,安慰自己跑一段行一段也是可以的,就盡量在可行情況下跑多一些。

在打後的比賽路段依然是上上落落,正常來說應該是在落斜加快追回時間,上斜減慢保存體力。可是我的肚子並未有按路段配合,很多時間上斜要跑,落斜反而不能衝。真的要好好感謝自己,在過往幾個月上落斜的長課做得很足,才可不理上落斜路,感覺稍好就開始跑。
一些跑手看見我,都鼓勵我「You can do it!」「Jeanne! Gogogo」(跑衣背後有印我的名字)聽罷也會精神一點,可多走幾步。

過了一段時間才想起自己身上有帶止痛藥,也不理未到水站就乾吞下去,繼續上路。
不知是藥力生效,還是身體經稍稍休息過後有好轉,感覺開始沒那麼辛苦,能跑步的時間和速度都開始提升。貪心的我看看錶上時間,發現 sub 5依然有希望,就咬緊牙關加緊腳步向終點走去。
 

 
 
最後,我以4:57:21完成。雖不是最慢,但暫時走過最辛苦的馬拉松⋯ 過了終點還有點頭暈的感覺。




接過完賽牌後,我情不自禁地親吻了一下,因為今次實在不易。

回到家中,我把完賽牌跟雅典娜一起[供奉]在家中大廳。

記得在出發前,跟一位朋友無意間談及文章開頭,提到感覺迷失的事。
朋友問,平日表現開心的我,跟內在的我是不一樣的嗎?
我說:「不是的。除了那些不愉快,基本上我的生活還不錯。」其實,我都不知道自己在講什麼,可是就是那麼一回事,我笑的時候是真的開心。
朋友說:「明白了。之後有什麼事可以跟我說。」
聽罷,眼圈就紅了,幸好是隔著手機發訊息,要不然多不好意思。當下除了謝謝,也說不出什麼話來,只好生硬地轉換話題。現在回想起來,其實我應該直接表達那一刻的感動,好讓對方知道關心是有用的。

今次的旅程中,我想通了一點 --- 如果是自己喜愛的人和事,就算追求過程令你煩厭到極點,還是會不知何故地回到那一個點上⋯

或者,在困難失意中,幫助我們支撐過去的,是身邊人的陪伴及支持,休息過後又可以重新上路。在未可知的旅途上又可以看見另一片風景,發現更多未知的自己。

過往的經歷告訴我,事情總會有高底,不需過份美化夢想的偉大。做好眼前,隨遇而安,心態不斷改變學習,那才是我需要學習的功課。

最後送上我的比賽剪輯片段